從古典到流行:A cappella 阿卡貝拉的前世今生

古典阿卡貝拉

人聲是最古老的音樂形式,在有樂器出現之前,人類已經使用聲音創造出語言及文字,簡單搭配不同的音高與節奏後,人聲就能夠呈現出最原始的音樂了。

在教堂中的人聲音樂

A cappella 這種歌曲形式,最早的內容主要是展現信徒虔誠的信仰,或是神給予眾生的啟示。

在中世紀的歐洲,教會中出現了以人聲單聲部清唱,不使用樂器伴奏的音樂,成為禮拜儀式的一部分。西元 6 世紀,教皇葛利果將各地的教會音樂進行整理並編寫了聖歌集,「葛利果聖歌」(Gregorian Chant) 自此誕生,為了將聖歌與世俗音樂區別開來,這種為配合宗教儀式而使用的音樂被稱為「A cappella」在義大利文的意為「在教堂中」,而這個名詞也沿用到後世,成為我們所熟知的「無伴奏音樂」形式。

用人聲音樂與神對話

到了西元 16 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,許多音樂家開始為了純人聲音樂作曲,多聲部的人聲音樂開始出現,也大量出現在彌撒或禮拜當中,成為了當代主流的教會音樂類型。

20 世紀的美國古典樂作曲家 Samuel Osborne Barber 最著名的作品「羔羊經」(agnus Dei),原本為管弦樂演奏曲,他在晚年將其改編為讓合唱團演唱的純人聲版本,也藉此重現了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音樂類型。

在理髮店唱歌的人們

20世紀初,美國的理髮店裡興起了用歌唱進行交誼的方式,形成了理髮廳四重唱 (Barbershop Quartet)。

此種類型的阿卡貝拉通常由四位男性歌手組成,發展至今日也出現了含有女性歌手的組合,甚至也有由多人演唱四個聲部,以合唱團形式演出的組合。

當阿卡貝拉走上街頭

1950 至 1960 年的美國街頭,出現了演唱歌詞以外的和聲方式,演唱和聲的歌詞大多為「Doo-Wop」等無實質意義的字詞,此種演唱方式也讓主旋律更容易被聽到。

在爵士音樂中,一些歌手也會運用類似 Doo-Wop 的「擬聲吟唱」(Scat Singing) 方式進行演唱,以人聲吟唱出的旋律線代替樂器演奏,也會產生很特別的效果喔!

現代阿卡貝拉中的古典風格

在現代阿卡貝拉音樂中,阿卡團「五聲音階」(Pentatonix) 將19世紀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——柴可夫斯基的著名芭雷舞劇《胡桃鉗》中的〈糖梅仙子之舞〉進行改編,使用純人聲演唱並加入了模擬樂器的人聲打擊,讓古典音樂呈現另一種新的樣貌。

看完了以上內容,是不是又對古典時期的阿卡貝拉音樂多了一些認識了呢?下次編曲時,不妨也試試將古典的元素應用到現代的阿卡貝拉,或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!

返回頂端